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与此同时,在斯洛文尼亚的普雷克穆列地区,也有人捕捉到了意大利陆军VBL Puma 6x6装甲车的武器专列。 这些画面共同勾勒出一幅意大利大规模军事援助乌克兰的图景。 根据计划,意大利将向乌克兰提供400辆M113装甲运兵车、200辆M548型装甲运兵车以及约200辆VBL Puma 6x6装甲车。 这样算下来,总数达到约800辆的装甲战车,足以装备至少5个乌克兰机械化旅。
意大利此次援助的装备大多属于冷战时期的库存。 VCC-1实际上是M113装甲车的改进型,而M548则是一种履带式运货车,载重可达5.45吨,主要用于后勤补给任务。 这些装备虽然年代久远,但经过意大利军方的维修翻新,并保留了附加装甲,仍然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。
意大利此次军事援助的规模令人惊讶。 一个通常在北约内部保持相对低调姿态的国家,突然成为对乌克兰援助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。 意大利政府宣称这是“淘汰老旧装备”的常规动作,同时表达对乌克兰自卫权的支持。 但考虑到援助的数量——仅M113就有400辆,这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库存清理。
分析指出,意大利此举有多重考量。 一方面,这确实是清理库存的难得机会,这些封存几十年的装备留着也是占地方,不如送往乌克兰“发挥余热”。 另一方面,意大利也希望通过这一行动向北约表明忠诚,特别是在德国和法国因援助拖沓而受到批评的时候,意大利借此机会在西方阵营中争取更重要的位置。
意大利与美国的关系一直有些微妙,这次大规模援助也被视为向北约核心国家表态的机会,同时争取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。 从援助路线也能看出端倪:这些军列不是单独行动,而是通过斯洛文尼亚、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等国协同运送,最终抵达乌克兰。 这种跨国运输本身反映了北约内部在实操层面形成的“战争支持链条”。
俄罗斯方面对此反应强烈。 俄方媒体和军事专家多次呼吁,俄军应在运输途中摧毁这些援助装备,以削弱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。 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战场保持强势态势的同时,也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北约成员国边境地区频繁使用无人机,显示出对北约援助行动的强硬态度。
英国志愿者艾登·明尼斯,如今已效忠俄军,他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,北约和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不会影响战争结果。 “西方政客一边高喊和平口号,一边却无休止地向乌提供资金和武器,他们自己的国家正在全面衰落”。 他补充道,“北约和西方提供武器,延长战争,并最终导致西方自己的崩溃”。
意大利的援助行动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北约整体战略的一部分。 从早期的轻武器援助逐步升级到重型装备输送,北约成员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。 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也在持续提供先进武器装备,试图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进攻。 这种援助的长期性和协调性表明,北约的介入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10月8日公开表示:“欧洲必须提升国防能力,以遏制俄罗斯的混合战争。 ”她声称:“欧洲各地出现无人机,是精心策划的。 ”并强调“欧洲必须做出回应”。 这一表态与意大利的军事援助行动相互呼应,显示出欧洲对俄乌冲突立场的进一步硬化。
意大利此次援助的装备将对乌克兰战场产生实质影响。 乌克兰军队在持续作战中面临装备损耗严重的问题,这些装甲车辆虽然老旧,但能够有效弥补乌克兰在后勤与低烈度任务中的装备缺口。 特别是M548履带式运货车,其越野性能优于普通卡车,能在复杂地形下为前线部队提供补给支持。
VBL Puma 6x6装甲车则是意大利在2025年4月就已经开始向乌克兰秘密提供的装备之一。 此前,意大利还向乌克兰交付了Bandvagn BV 206S履带式全地形车、VCC-2装甲运兵车以及猞猁轻型战术车辆等。 这些装备共同增强了乌克兰军队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。
北约的战略调整不仅限于欧洲。 近年来,北约明显加快了“亚太化”进程。 在北约2030改革方案中,北约明确了在亚太地区的四大伙伴国,即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和新西兰,提出定期与这些亚太伙伴国会面,讨论共同关心的安全话题。 这标志着北约正试图将其影响力从欧洲拓展至亚太地区乃至全球。
2022年4月6日,北约布鲁塞尔外长会议首次邀请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4个亚太国家外长参会。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国会听证会上宣布,日本将出席北约峰会,现场“见习”西方多边安全合作机制,将北约与美日同盟自然衔接。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也宣称“欧洲-大西洋”和“印度-太平洋”两个区域的安全同等重要,要求加强与日本、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合作。
新加坡资深外交官马凯硕曾警告:“北约在太平洋地区只会带来麻烦。 ”他给出三个原因:第一,北约作为一个地缘政治组织,其存续至今本就是不明智的;第二,北约的野心很大,但总是计划不周;第三,冷战结束的30年,是东亚地区远离战火的30年,如今北约插手亚太,将令东盟谨慎务实的地缘政治文化受到威胁。
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赞同马凯硕的观点,反对西方在亚太地区搬弄是非。他表示:“我关心的问题是,不要挑起不必要的冲突升级。 我们希望地区保持中立,不受超级大国竞争的影响”。 柬埔寨前首相洪森警告,北约“亚太化”趋势令人担忧,这对亚洲安全稳定构成威胁。 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·基廷撰文称,如果北约向亚洲扩张,亚洲的发展前景将受到影响。
意大利的军事援助行动因此被视为一个更大战略模式的一部分。 西方通过“清理库存”方式介入地区冲突,既降低了自身成本,又实现了战略目标。这种模式可能在未来的地区事务中被复制使用。 北约在欧洲的协作模式正逐渐向亚太地区延伸,引发地区国家对安全形势的担忧。
俄罗斯面对北约持续援助乌克兰的态度依然坚决。 俄方明确表示,北约的持续援助已构成对俄罗斯的直接威胁,任何进一步的行动都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。 俄乌冲突已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代理人战争的舞台,而意大利的军事援助行动则是这场战争中最新的一步棋。
伦敦大学教授吉尔伯特·阿卡指出,苏联解体后,北约便已无存在意义,但在美国推动下,北约不断扩大且已发生质变。 美国《国际政策文摘》网站撰文写道,北约已“变成华盛顿的斧头、长矛和铁锹”。 这种变化在俄乌冲突和北约亚太化的进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