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王,赶紧的!带上证件看电影去!"退伍老兵张建军一把拽住战友的胳膊,声音里透着掩不住的兴奋。两个五十多岁的老爷子像小伙子似的往电影院跑,路上差点把买菜的大妈撞个趔趄。
这事还得从三天前说起。社区微信群里突然炸了锅,有人转发了一条消息:建军节当天,全国上百家影院给现役和退役军人免票。老张起初还当是骗子,直到居委会主任亲自上门通知,才确信真有这好事。
胶州天街巨幕影城门口早就排起了长龙。队伍里清一色的板寸头,有几个年轻人还穿着迷彩裤。老张眯眼一瞧,前面那个背影特别眼熟。"老班长?"他试探着喊了一嗓子。那人一回头,可不就是二十年前带他的老排长!两个老战友当场来了个熊抱,把后面排队的小年轻都看乐了。
影院经理是个戴眼镜的斯文人,这会儿正扯着嗓子维持秩序:"同志们别急,今天所有场次都给咱们当兵的留着!"有个新兵蛋子怯生生地问要啥证件,经理笑着拍拍他肩膀:"退伍证、优待证都行,实在没有的,您这身腱子肉就是最好的证件!"这话引得队伍里爆发出一阵哄笑。
放映厅里空调开得足,可老张总觉得心里热乎乎的。大银幕上正在放《长津湖》,看到志愿军啃冻土豆的镜头,后排突然传来吸鼻子的声音。老张偷偷抹了把眼角,发现邻座的老班长也在做同样的动作。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兵,此刻像新兵连时那样肩并肩坐着,银幕上的炮火照亮了他们泛红的眼眶。
散场时发生件趣事。检票口有个穿海魂衫的大爷死活不肯走,非要把票钱塞给工作人员。小姑娘急得直摆手:"大爷,真不能收!这是咱们影城的心意!"后来才知道,这位是参加过西沙海战的老水兵,觉得白看电影心里过意不去。
寿光奥卡影城玩得更实在。除了免费场次,还给军人办了长期会员卡。前台小姑娘业务特别熟,见到穿军装的直接喊班长,见到退伍证就喊班长好。有个腼腆的二期士官被叫得不好意思,红着脸解释自己就是个普通兵,小姑娘眼睛一瞪:"在咱们这儿,穿军装的都是首长!"
赤峰红旗剧场搞了个暖心操作。放映前突然全场熄灯,接着大银幕上打出"向最可爱的人致敬"七个大字。全场军人齐刷刷起立敬礼,家属席上的军嫂们哭成一片。有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学着爸爸的样子举手敬礼,结果举成了左手,把他爸气得直瞪眼,可嘴角的笑纹藏都藏不住。
枣阳的影城老板是个退伍兵,特意在休息区摆了部队同款绿铁皮柜,里面装满老式军用水壶。不少老兵摸着掉漆的壶身直感慨,说这玩意现在可不好找。更绝的是影城厕所标识,男厕画着戴钢盔的小人,女厕画着穿白大褂的卫生员,这细节让来观影的军医大学学员乐得直拍照。
侯马美高影城闹了个乌龙。有对老夫妻拿着儿子寄来的军官证复印件来看电影,工作人员核实半天才发现,他们儿子是现役不假,可老两口压根不在政策范围内。经理知道后二话没说,自己掏钱给补了两张票。老爷子过意不去,第二天带着自家种的苹果来感谢,结果又引发连锁反应——现在影城休息区天天摆着各地老兵送来的土特产。
青岛那边更有意思。有场电影散场时,二十多个退伍兵自发列队唱起《战友还记得吗》,把保洁阿姨都听愣了。后来这事传到网上,有人质疑是不是摆拍,结果被当地网友怼得找不着北:"你见过五音不全的摆拍?调都跑到渤海湾了!"
这些天各地影城的故事能写本书。有退伍兵特意穿三十年前的旧军装来看电影,纽扣绷得随时要崩飞;有军属带着泛黄的立功受奖证书,说想让九泉之下的父亲也"看"场电影;还有现役小伙儿偷偷帮隔壁独居的退伍老兵买爆米花,被认出军衔后慌得敬礼喊班长...
最让人破防的是南宁一家影城的监控画面。深夜最后一场放完,有个穿体能训练服的士兵默默把全厅的垃圾收走了。值班经理追出去道谢,小战士笑得腼腆:"在部队养成的习惯,看见活不干浑身难受。"这话传到网上,评论区清一色的"不愧是人民子弟兵"。
当然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。某地影城给军人准备了特别通道,结果被几个老兵严肃拒绝:"当兵的就该排队!"最后硬是拉着所有军人走了普通通道。还有影院送纪念品被追问"这不算违反纪律吧",工作人员解释得嘴皮子都磨薄了。
这些天南海北的故事有个共同点——穿军装的、曾经穿军装的,都在这天被格外温柔以待。就像重庆某影城横幅写的:"你们守护国家,我们守护你们的观影体验。"虽然语法不太通,但意思大家都懂。
济南一家影城的数据很有意思。建军节当天军人观影场次的上座率高达97%,但爆米花销量只有普通场次的三分之一。经理琢磨半天才明白过来:"当兵的都怕给群众添麻烦,连零食都不好意思多买!"后来他们干脆推出"军属套餐",写明利润全部捐给退伍军人帮扶基金,这才让军属们放心消费。
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。几乎所有参与活动的影城都反映,军人观影场次是全年最安静的场次,没有接打电话的,没有踢椅背的,散场后连地面都特别干净。北京某影院清洁员说得实在:"给这些最可爱的人服务,咱们心里头乐意!"
现在很多影城已经把军人优惠做成常态。湖北有家影院甚至搞出"军功章折扣",立过功的凭证件直接打五折。老板是退伍转业的,原话特别朴实:"人家拿命换来的荣誉,咱们给点折扣怎么了?"
青岛海边有家小影院别出心裁,把《士兵突击》《亮剑》这些经典剧集做成专场放映。结果场场爆满,不少老兵看着看着就跟着台词念出声。有场《亮剑》放到骑兵连冲锋那段,全场退伍兵自发起立,银幕内外喊"骑兵连,进攻"的声音响成一片。
这些天刷屏的还有沈阳一家影城的操作。他们给每位军人观众发了张定制明信片,可以当场写好由影城免费寄往任何部队。有个军嫂写了封"给高原驻守的丈夫",结果被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当天是她结婚纪念日,特意在明信片角落画了颗爱心。后来丈夫收到信,在海拔4500米的哨所里举着明信片拍了张敬礼照,把连队战友羡慕得够呛。
南京有家影城在洗手间镜子上贴了暖心提示:"亲爱的战友,您守护山河的样子真帅,但请记得多对自己笑笑。"不少老兵对着这行字愣神,有个空降兵退伍的老爷子甚至偷偷拍了张自拍——要知道他上次拍照还是退伍证上的标准像。
成都某影城更绝,特意请了部队炊事班退伍的老兵来指导,把爆米花调成单兵自热米饭的味道。虽然听着离谱,可当天卖得特别火,有个边防退伍的大哥连吃三桶,说吃出了当年蹲猫耳洞的回忆。后来这个口味成了固定项目,包装上还印着"想家的时候来一桶"。
现在回头看,这波全国影院的集体操作,最珍贵的倒不是省了多少钱票。就像那位把电影票钱叠成纸飞机送给哨所儿子的父亲说的:"重要的是,孩子知道全国人民都记挂着他们。"这话实在,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。
本文专心致志地去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,不会涉及到任何违法违规的内容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发生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处理。
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